IMG_5595-2.jpg

Blog

省時背後的思考功課

人工智能無疑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引擎,雖然在香港受政策和地區限制,未必能全面使用美國開發的功能,但在日常工作中,人工智能的應用已經變得愈來愈普及。過去一年,我開始把不少工作交給人工智能協助,無論是整理思路、構思點子,還是編排和潤飾內容,都幫忙節省了很多時間和心力。

在我的工作裡,會根據不同生成式模型的特點來善用工具。平日用ChatGPT 4o生成式模型整理想法、釐清方向;做資料搜集時,則會換用o3生成式模型。例如最近在研究市場上適合改建成學生宿舍的物業,每次實地考察前,都會先用人工智能搜尋大廈過往紀錄,從政府消防命令到買賣交易資料,都能迅速找到,令準備工作更有系統,也省卻了不少人手搜尋的時間。

過去十年,很多人認為學編程是未來的關鍵,但今天人工智能已經能快速生成代碼,只要懂基本概念就足夠。NVIDIA創辦人黃仁勳(Jensen Huang)也提到過,人工智能讓人可以用自然語言完成編程,真正重要的,是能否清楚表達和拆解要解決的問題。

人工智能確實讓執行層面的工作變得簡單,但同時也提醒我們,「想法」的價值變得更加重要。或許這正是這個時代最值得培養、也最難被取代的能力。